油田废水,可以根据其污染物类型及污染程度,采用一种或多种水处理剂进行处理。常用于处理油田用水的水处理剂有絮凝剂、破乳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
絮凝剂
絮凝是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破坏水中胶体的稳定性,使其沉降,从而去除水中的天然有机物。在水处理初期,可以用单一絮凝剂或者复配絮凝剂,使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颗粒絮凝成较大的絮凝体,便于从水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再根据其分子量的大小、官能团的性质以及官能团离解后所带电荷的性质,可将其进一步分为高分子、低分子、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絮凝剂。絮凝剂通常分为三类: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常见的絮凝剂种类有:铝盐(聚合氯化铝、硫酸铝、聚合氯化铝铁)、铁盐(聚合硫酸铁、硫酸亚铁)、聚丙烯酰胺等。
破乳剂
破乳剂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油包水乳状液的破乳剂,一般称为传统破乳剂,主要是用来脱除油中含的少量水分。第二类是水包油乳状液的破乳剂,称为反相破乳剂。反相破乳剂主要用于含油污水处理,广泛应用于油田、气田、页岩气开采、炼油、石化、化工等行业含油废水的除油操作。
杀菌剂
在油田二次采油中,需要大量回注水,由于回注水中一般都含有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和铁细菌等一系列不利于注水采油的细菌微生物。油田系统中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繁殖可造成钻采设备和注水管线及其他金属材料的腐蚀和损坏、管道和注水井的堵塞;使油层孔隙渗透率下降,妨碍注水采油:甚至可以降解其他油田化学品并且降低药剂的使用效率。由于化学品处理法具有经济、方便、高效等特点,因此在我国油田工业生产实际运行中一直作为主要的处理手段。油田常用杀菌剂包括氧化型杀菌剂和非氧化型杀菌剂。
①氧化型杀菌剂主要包括氯系列(如氯气、二氧化氯、稳定性二氧化氯、次氯酸、次氯酸钠等)、溴系列(如溴素、活性溴化物、氯溴等)、臭氧及过氧化氢等。
②非氧化型杀菌剂主要包括离子型杀菌剂、非离子型杀菌剂和复合杀菌剂。
除氧剂
油田注入水中含有溶解氧会产生诸多危害:①水中溶解氧不仅直接造成管道腐蚀,而且如果钢铁表面有沉积物存在,就会形成氧浓度差电池腐蚀,其腐蚀速度相当快;②水中溶解氧进入油层后对水中溶解铁和原油中的胶体进行缓慢的氧化,形成细小的沉淀,导致油层孔隙减小,降低原油的采收率;③三次采油中的注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广泛应用,亦对水中含氧有严格要求。实验表明,水中溶解氧会氧化聚合物,使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链变短,致使黏度变小,最终降低了驱油效果。总而言之,对油田注入水除氧是十分必要的。
油田常用的除氧剂有亚硫酸钠、联氨以及丙酮肟等,他们可以单独使用,有时也与催化剂或其他除氧助剂配合使用。
阻垢剂
结垢问题是困扰注水开采和三元复合驱技术发展应用的大问题。在油田注入系统,由于碱与二氧化碳的不完全反应生成阴离子碳酸根或碳酸氢根,并与水中的阳离子(钙离子、镁离子及钡离子等)结合,在地下储层中,泵头、泵阀、静混器、注入泵及采油井井筒内,地面油气集输设备管线内产生无机盐结垢。在采出系统中,由于碱与油藏中的一些岩石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采出液随温度、pH值、摩擦力变化,导致井筒中大量结垢。这些结垢问题常常导致正常生产过程的中断,降低产油率,增加成本。因此阻垢剂的研究和使用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油田所用阻垢剂多为聚合物阻垢剂,根据聚合物阻垢剂成分,分为天然与合成聚合物阻垢剂两类。合成聚合物根据是否含有磷元素又可分为合成含磷聚合物阻垢剂和无磷阻垢剂。
![]() |
版权所有:巩义市大千净化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巩义市夹津口镇工业区 |
![]() |